德国高等专科学院的产生发展与启示
  
黄亚妮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职教所 518055
  摘要: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德国的"秘密武器",而德国高等专科学院的教育又可以说是其教育的王牌之一,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德国以数量增长为中心的高教改革,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更多青年享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发展多样化的高教机构,高等专科学院得以产生并得到了蓬勃发展,使得德国的高等教育也由英才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德国大学也由封闭走向开放,与生产实际联系越来越紧密。本文简要介绍了德国高等专科学院的产生、发展和特点的基础上,略谈了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几点启示,以供探讨。
  在现行的德国高等教育体制中,高等教育的类型在本质上只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大学(包括技术大学),另一种是高等专科学院(Fachhochschule,简称FH)。德国高等专科学院虽然只有大约40年的历史,但由于它以实践性和省时性为两个基本标志,使得其吸引力日益增强,获得了蓬勃发展。1997年,全德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中有32%毕业于高等专科学院,而涉及工程领域的毕业生中,甚至超过了一半(见DAADl999年统计公报)。本文拟简要论述德国这一年轻的高等教育类型的产生,发展和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教改革和发展的启示。

  一、德国高等专科学院的产生和发展

  德国的高等专科学院是20世纪60年代高教改革的产物。二战后初期,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缓慢,虽然西德政府在财政比较窘迫的情况下,拿出巨额经费投资教育以期重振高等教育,各占领军也提供物质上的援助,但是战争所带来的创伤太大,惨重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耗,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西德经济在战后经过一段恢复后,继而出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高等教育的这种缓慢发展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西德经济的发展对德国高教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足够数量的高级专业人员和科技人员。经济要求与教育供给失去了平衡,使科技力量不足的问题明显突出。另外,随着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的增加,中产阶级有能力使自己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导致教育人口快速增长。还有,原有的中等专科学校和工程师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层次明显偏低,既不利于人才的需求,又不利于人才的国际交流。为此,德国教育界和经济界人士一致认为应提高原有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学校档次和培养要求,创办高等专科学院成为最佳方案。1968年德国各州教育部长会议决定,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满足更多青年享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大力举办高等专科学院。初建立的高等专科学院主要由以前的工程师学校、中等专科学校及相应的教育机构改建而成。

  德国的高等专科学院类似于美国的初级学院和日本的短期大学。按1968年决议规定,高等专科学院一般招收具有相当于受过12年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以及具有相同学历的人,也就是说,一般十年制实科学校毕业生再读二年制专科补习学校后便可以进入高等专科学院学习。

  随着德国20世纪60-70年代以数量增长为中心的高教改革,发展多样化的高教机构,高等专科学院得到了蓬勃发展,德国的高等教育也由英才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德国大学也由封闭走向开放,与生产实际联系越来越紧密,为德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再树一帜。

  进入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格局有了彻底改变,欧洲一体化进程日益加速,统一后的德国在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暴露出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这一系列外部的变化给德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高等专科学院的发展也面临许多新问题,课程设置的变革跟不上职业种类变换的速度等等。虽然在1985年修订后的高校总纲法中规定了各种类型的高校在教育政策中享有同等的地位,但不可否认,高等教育体系的这种双类型结构已经确立,大学和高等专科学院彼此泾渭分明,并立共存;而高等专科学院与传统大学应该享有同等地位的抗争,在人们的深层意识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共鸣。

  人力投资理论在德国早被认可,家庭及个人也相信人力投资的高经济效益,无论从国家利益出发,还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多数青年都要求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的教育程度也提出了高要求。高速发展的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其劳动力市场总是需要那些受过较高的普通教育和职业资格训练的劳动力。所以,德国为适应这一情况,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还是把高等专科学院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并进行改革与调整。某些高等专科学院的学生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完全中学毕业生,其学制一般为3年,有些州如巴伐利亚州和巴登--符腾堡州等要求增加两学期实习训练。由于高等专科学院培养目标明确,课程安排紧凑,而且应用性强,科研成分较少,因此在培养把基础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技术的"桥梁式"人才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因此成为德国高教领域发展最快的学校类型之一。目前,高等专科学院的学生数量约占全部高校学生的三分之一。

  事实上,德国高等专科学院以其适应性和地方性,得到了政府与人民的支持,自1968年产生至今已成为德国第二大主要的高等教育机构,是德国目前重点发展的高校类型之一。从下表可以看出它的发展轨迹与趋向。

学校 年度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7年
高等专科学校 0所 98所 194所 182所
高校总数 152所 211所 330所 309所
高专占高校总数的% 0% 46% 59% 59%

  二、德国高等专科学院的特点

  从其产生和发展中,可以看到德国高等专科学院的特点:

  1.广泛的适应性

  首先,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德国高等教育一直继承"洪堡传统",以培养社会少数的精英人才为主,强调"纯学术"的研究,把教学和科研禁锢在象牙塔中。但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德国经济腾飞与科技发展,迫切需要实用性的高级建设人才,高等专科学院正是适应这一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次,适应广大家长的愿望与要求,即适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这也是高等专科学院设立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从高等专科学院的入学要求来看,实科中学毕业生经过1年职业训练后在专科高中修业1-2年的学生同完全中学毕业生共同拥有入学权。这种规定冲破传统的束缚,使许多实科中学毕业生有机会进入高校就读,对满足申请就读高校的需求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大学毕业生结构性高失业率,也吸引了许多完全中学的毕业生。据统计,1975年进入高等专科学院的完全中学毕业生占总数的29.5%,l979年占42%,1985年占52%。

  2.浓烈的地方性。

  德国的高等专科学院和美国的社区学院一样,属于地方性大学,具有很浓的区域地方性。建于地方,服务于地方,因而得到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经济界的支持和资助。

  3.学校种类的多样性

  德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60个职业方向的高等专科学院,其学校的名称也是依这些职业方向而来,大都是依据各地方区域性的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偏重的不同而定,不做整齐划一的安排。另外,德国的高等专科学院中有一种特殊形式--行政高等专科学院。它面向各州和各州的行政部门,为公职管理部门(如乡镇行政、税收、海关、司法、警察、邮电通信等部门)培养非技术性的中层官员。它与其它高等学校不同,不是公开招生,只有在以上部门申请就职并被列为培养对象的人才能进入其中就读。他们一般是公职预备人员,是"非终身公务员",他们必须按时上课,与普通大学学生相比,没有多少自由权利。

  4.课程设置的实用灵活性

  从整体上讲,高等专科学院一反"洪堡传统",强调终结性的职前教育,把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直接联系起来,打破原有单一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的格局,设置了一些急需的应用性课程,如翻译、图书馆科学、设计、社会工作、建筑业、行政管理、机械工程、计算机应用、森林保护、食品加工、调测和市政工程等。

  5.专业学习重视实践性

  德国的高等专科学院非常重视专业学习的实践性以及课程的实践环节。3年中至少有2个学期的时间完全用于实践,在校内学习中,也安排三分之一的实践课。近年来"双元制"被引进高校,更强化了这一特色。这种趋向也是科技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结果,现代科技发展使世界各国的教育越来越趋于实用。市场经济制度使个人与雇主的关系更加明确,好的收入前提是为企业创造更好、更多的利润和产品。于是,高等专科学院除通过实用性的专业课把毕业生推向劳务市场的公平竞争中,还相对又延长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与企业、工厂、公司等的联系实践时间,使高等专科学院成为雇主和就业者的纽带。近年来,企业界和雇主非常欢迎通才,高等专科学院便为学生不仅提供宽厚的文化基础课程外,还增设了长期课程,以便学生将来由于变化所需而能顺利转岗等,使高等专科学院的教育富有生命力。这一改革与国际趋势是一致的。

  三、德国高等专科学院对我国高教发展的启示

  我们要借鉴德国高等专科学院发展的经验,依靠覆盖整个劳动大军的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职业教育,办好高等专科学院,使我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并雄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事实上,我国高等专科学院的建立和起步比德国早十几年。20世纪50年代,以北京八大学院为代表,包括长沙铁道学院、大连海运学院、青岛海洋学院、沈阳医药学院等全国知名高校在内的高等专科学院体系已具规模,全国共有270多所。这些专科学院大都由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相关工商业部委双重领导,部委的介入使得高专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技术性、职业性大为突出。几十年来,这些专科学院为我国经济战线各部门提供了大量技术型、实践型高级人才。目前,活跃在高科技行业(如航空、航天领域、生物工程领域、化学工程领域等)的老一代栋梁人才,多数并非毕业于北大、清华,而是毕业于这些高等专科学院。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以来,特别是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本应首先认真总结几十年的正面经验,坚持优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出现了一定程度上并不完全正确的改革取向,其中,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取向尤其需要反思:一是出现了学校的"改名"、"合并"风,一时间,多数学校从"学院"更名为"大学",似乎两者之间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一旦更名为"大学",或被"大学"吃掉,便要向高、精、尖发展,向综合大学看齐,高等专科学院原有的职业型、技术型特点反而大大削弱。二是各有关部委以教育经费紧张为名,纷"甩包袱",力图把原部属高等专科学院"甩"给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于是大大削弱了这些高专学院的办学"后劲"。现在,似乎是到了进一步明确高教改革方向,完善高教改革思路的时候了。

  1.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增长和高移化作为重点,以适应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科技要求和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1)进行就业结构中的人才合理配置,发展高职教育是关键。我国的就业结构中,人才配置急需大量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高级技术员、高级应用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等。近年来,国家一再扩大高校的招生数,今年的高校招生数已定为250万。"但是这仍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着的社会的和个体的需要、市场和公民的需要。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其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个体功能(其升迁功能、职业功能、成长功能)不能很好落实,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主体价值、理想价值和现实价值、长远价值和短期价值不能很好地实现。因为单纯数量的增长并不等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发展的内涵除了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之外,更重要的是结构,体制的合理与质量、效益的提高"。高素质的精英人才固然重要,但提高最广大的劳动大军的素质在我国目前更为值得关注。因为没有高素质的劳动大军,知识经济就丧失了最宽厚的基础,传统产业就丧失了提升的最坚实的支撑。所以两会代表和委员呼吁--"职业技术教育:大文章需要大手笔。"无论从人才配置、还是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从传统产业的提升讲都需要职业技术教育,而高职教育是重中之重。在北京,一线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180万从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不到70万,仅占38%,受过系统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15%,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以上仅占3.5%,按我国现阶段工业水平的要求,高级技工至少应占7%。这种人才上的劣势,将使中国企业在加入WTO后不得不面对自己在竞争中的弱势。为尽快改变这一情况,必须重视高等专科学院的数量和质量的同步增长。(2)高教扩招,高等职教是重点。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科技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要求享受高等教育权利的人数急剧增加,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如何实现其大众化的问题。要实现到2005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大力举办高职院校以及高职院校的扩招和本科化甚至于硕士化是重要出路。

  2.重视高等专科学院的地方化和区域化。这是经济区域化的必然要求和反映,也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在我国尤为需要。我国地域辽阔,几乎相当于整个欧洲,东西南北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都很不相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为调动地方的经济发展,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允许一部分人和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使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加强。特区经济、沿海开放地区经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等先后形成规模和特色,需要高等教育与之配合,为之服务。特别是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日趋规范,市场竞争加剧,地方政府更感到要保持地方经济社会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储备大量的各级专门人才,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作后盾。另外,经济体制改革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心下移,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得到调整,设置富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学科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既适应区域发展,又适应行业区域规划等众多方面的要求。因此,高等专科学院的区域化在我国非常重要。

  3.注意高等专科学院类型的多样化。目前,我国的高等专科学院,从学校种类、办学体制到教学体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与普通高等学校雷同的现象,需要进一步的摸索探讨,使其丰富多彩,为多种多样的市场经济和地方经济服务。

  4.注重高等专科学院课程设置的实用灵活性。我国现在许多高等专科学校的课程设置,仅专注于一些热门专业,以吸引生源,学校之间也都盲目上马,致使热门专业的人才超过市场需求,人才浪费现象严重。必须纠正当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开设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课程,要全面、发展地看待职业和社会需要,要有前瞻性。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内社会以及地方市场对人才规模的要求,并要考虑到课程既具超前性又有滞后性而设置课程。同时,还要注意基础课程的宽厚,加快开发设置综合课程,改善课程结构,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交融,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5.切实加强高等专科学习的实践性。要加强高等专科学习中的实践课比重和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实践环节,这一点是我们目前的弱中之弱,亟待加强。当然,企业界的大力支持及其对职业教育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是其前提。

  6.明确和强化各专业部委在高等教育投入中的责任和义务,使各专业部委成为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的中介环节。

返回顶部